剩男剩女越来越多,不少有忧患意识的家长主动给出“恋爱经费”,让尚在大学念书的子女抓紧恋爱。因为“恋爱费”所引发的话题,近期也是屡见不鲜。那么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否得到鼓励?专家和市民对这一现象,又有什么看法呢?对此,记者近期做了调查。
同学们都有恋爱费,我也要!
张扬(化名)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四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武汉市某知名大学,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今年读大四。张扬的父母向记者介绍,以前,张扬的生活费都是每学期开学前父母一次性往银行卡里打8000元。大三下学期,他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交了女朋友,要求父母再多给他加2000元的“恋爱费用”。但父母在合肥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家里还有个面临高考的弟弟,负担张扬一个人的学费已经很吃力,根本无力再提供资金给张扬恋爱。因此,父母拒绝了张扬的要求。张扬心里虽然很不悦,但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还是暂时接受了。
没想到,大四下学期,女朋友居然主动跟张扬提出了分手,并且跟张扬的一个好朋友在一起了。张扬百思不得其解,苦苦追问下,女朋友说是因为他出手太过“寒酸”,觉得跟着他没前途。听到这样的理由,张扬觉得,就是因为家里对自己的恋爱不重视,不肯提供所谓的“恋爱费”给自己,才导致女友与自己分手,于是张扬在电话里同家人大吵了一架。今年暑假,张扬也没有回家,而是选择自己在外地打工。“张扬说,他们班别的男同学,家里都会提供一些‘恋爱经费’让他们使用,而他却没有。他觉得我们不重视他的爱情,所以现在根本不愿意回家,怎么劝他都不听。”采访的最后,张扬的父母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我自己的爱情,我自己来买单!
无独有偶,在合肥上大学的吴威(化名),最近也因为“恋爱经费”的问题,和家人起了纠纷。吴威说,自己现在正在读大三,因为一直忙于学习,所以从来没有真正谈过朋友。前不久,经人介绍,自己和班里的一个女生谈起了恋爱。两个人感情很好,也都有意继续发展下去,于是,吴威就把自己恋爱的情况告诉了父母,还趁着“五一”放假,带女朋友回家见了一次父母。
没想到,自打带女友见过父母以后,每个月父母在给吴威汇生活费时,就刻意多加了600元,并告诉张扬,这是他的“恋爱经费”。吴威的母亲还叮嘱吴威,说自己对吴威现在的女朋友很满意,要吴威以后和女朋友相处时,出手大方点,一定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但如果吴威和现在的女朋友分手,这笔钱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了,还要在吴威原有生活费的基础上,扣掉一部分钱,作为处罚。吴威对父母的这一决定很不满意,觉得父母过于干涉自己的生活。赌气之下,吴威决定,索性从此不再用父母一分钱。现在吴威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之余,还要去学校旁边的餐厅打工,来赚取自己的生活费。“我自己的爱情,就应该由我自己来买单,父母企图用这种支付恋爱费的方式,来支配我的生活,他们做不到!”当记者问及吴威这么做的原因时,吴威激动地向记者解释。
赞同:担心孩子以后变“剩男”“剩女”!
针对父母支付学生“恋爱经费”的现象,记者也随即采访了省城的市民。在采访过程中,赞同父母支付学生“恋爱经费”的市民大约占到4成左右,而反对的市民则有6成。
市民徐女士是一家外企的经理,看着自己公司许多条件很好却孤零零一人的大龄女青年,她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不能让自己的女儿也加入“剩女”的行列。徐女士认为,现代社会的恋爱已经不是把男友当“长期饭票”了,女孩在恋爱期间也应主动承担一定的经济费用。
市民黄先生的儿子正在北京读大三,她和爱人去年无意间得知儿子有了女友的消息后,便自觉地在儿子每个月的生活费里多加了一千元,而儿子在欣然接受之时,也非常感谢父母对自己的理解,两代人的关系也自然少了许多隔阂。“孩子已经成年了,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的判断力,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只有支持他。”黄先生说道。
反对:不提倡学生谈恋爱
市民马女士认为,不管是“恋爱经费”还是其他冠冕堂皇的费用,对于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不过是“九牛一毛”,可对于一些条件不好的学生家长却算得上“雪上加霜”。马女士认为,对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还是不能提倡,家长们不能助长这种风气,应配合学校建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
私营业主朱先生说:“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还说得过去,可是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他们怎么跟父母开得了这个口呢?其实谈恋爱也不一定要花那么多钱!”朱先生表示,虽然他的孩子现在还没读大学,但他以后不会刻意鼓励孩子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在校期间还是应以学业为主,因为感情这件事没有可计划性,所以没必要刻意强求。
心理学家
“恋爱经费”应客观对待
安徽省心理咨询学会江俊副会长表示,家长给孩子“恋爱经费”很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攀比心理,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种定式,认为钱多才可以制造浪漫,钱多才能增加成功率,从而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