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走进高校但少人问津 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如今,大学生群体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学校、社会都在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一些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情绪宣泄室”、“沙盘治疗室”等使人眼前一亮.
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分为“个体心理咨询室”、“音乐减压放松治疗室”、“团体心理辅导室”、“情绪宣泄室”和“沙盘治疗室”。在“情绪宣泄室”里“站立”着一个橡皮人,空悬着一个沙袋,旁边配有拳击手套等道具。心理指导老师告诉记者,学生可以对站立的橡皮人和沙袋进行任意击打,对地上的橡皮人随意摔打,以实现情绪宣泄和心理减压。走进“沙盘治疗室”,可以看到两个沙盘和各种样式的模型道具,老师告诉记者,通过学生摆出的模型和样式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心理宣泄治疗源于日本,最初用于处理企业管理中人际交往的难题,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医学治疗,其原理是让病人把过去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段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所感受到的不快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目的,可以避免因情绪积累过度而导致身心疾病甚至自伤、自杀和伤人等意外事件。它和喝酒、娱乐、健身等宣泄方式的不同之处是,在整个宣泄过程中,随时都有心理医生的疏导,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多用于心理接待室、心理阅读室、心理测量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宣泄室等建设所需的产品设备。
1、专业心理机构:各医院、学校、机关及卫生主管部门的心理门诊、治疗中心治疗使用;
2、医疗机构:病人术前术后压力舒缓,住院病人及慢性病人情绪提升;
3、教育系统:大、中、小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心理压力释放;
4、司法劳教系统:高压力状态下的狱警、服刑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群体;
5、军队、公安系统:长期高压力、精神高度集中的群体的压力释放;
6、医疗系统:对高压力状态下的各种人。
该咨询室旨在通过心理咨询和关爱辅导等方式着力解决单亲家庭教育、青少年网瘾、高考减压等问题,努力创建“家庭呵护—心灵健康—社区服务—全面成长”的关爱服务体系,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调研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高校还处于边缘地位。不少高校存在“重心理危机干预,轻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现象,甚至部分高校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仅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大多从属于高校学生工作处,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经费使用上偏向于对房子、设备等硬件的投入,而轻视对高校心理专业人员的培训等软件投入。
虽然教育部和卫生部门等要求各个高校对入学新生实施心理健康普测,但各个高校自主决定使用心理健康普测量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生心理普测工作筛查的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级指南,高校心理健康危机干预无据可依。”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有的人员本身水平并不高,在缺乏分级处理指南和统一处理流程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自身专业知识判断,难免会发生处理不当的情况,进而造成不良后果。由于缺乏统一的处理流程,高校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一些的学生采取的措施大多是进行转介,通知家长来学校将其领回家进行治疗或者休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必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利用率低,不仅有校方因素,也与大学生及社会对心理健康咨询的认识、接受率有关。”
教育部和卫生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合作,实施多层次、全方位、一体化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管理,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议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功能定位,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职级,赋予其财务预算和事务决策自主权。同时加快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人、财、物、地投入步伐,逐步提升整体资源配置水平。还建议教育部和卫生部尽快研制并统一推行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筛查量表,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心理健康量表填报、分析和报告网络平台,免费向全国高校提供服务。同时,尽快研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级指南,制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使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据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