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最害怕的就是那句“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对于孩子的内心来说,听见这样的话往往会感觉到很伤心难过,却是,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那么许多人的敌人就是只有一个——别人家的小孩。也许是邻居家的同龄孩子,也许是某个远房的亲戚,总是被家里人拿来比较,但是,就是这样的比较往往很伤孩子的心。
无论如何,大部分人终将慢慢摆脱别人家小孩的阴影,甚至可能逆袭成功,成为别人教育孩子的素材。但是,这种苦苦追赶的无力感仍有可能一遍又一遍地重演。这其实就是心理上的一种比较,什么时候摆脱这种比较的思想,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其实,别人家的小孩好,别人家的朋友圈也好,这类心结从本质上讲,都是源自于心理学所说的社会比较过程。所谓社会比较,是指我们将自己的境遇、状况或某方面的处境与他人做比较。一般来讲,社会比较可以分两种,一种是上行社会比较,就是与那些过得比我们好的人相比;另一种则是下行社会比较,就是与那些不如我们的人相比。别人家的小孩与别人家的朋友圈,都是典型的上行社会比较的产物。
你以为别人的生活就是那么好的吗?其实不尽然,大多数的时候这只一种错觉,也许别人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的好。你看到了别人家小孩的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却看不到背后的心酸苦辣;你看到了别人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却看不到令他们夜不能寐的生活烦恼。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选择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生活,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呈现出来,那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则会隐藏起来,自己默默消化。
我们也往往会错误地估计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有一种常见的错觉叫做自我透明感,即错误地认为别人可以准确地体察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以为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在别人眼中暴露无遗。其实,别人没有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往往是不知道你在想一些什么,也许还有的人以为你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波澜不惊,能够扛得住压力,别人还会以为你是一个经得起压力的人。这个时候你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那个人。
不要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说不定这个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正在羡慕着你,在这个时候,冷静的想一下自己有哪些优点,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加优秀,总是和被人比较在心理上不仅会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