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演讲》观后感
2017年2月25日下午,在阳光心健的公益工作坊中观看了一场颇具治愈感的电影,名为《国王的演讲》。在听到这个名字的伊始,我猜测了一下内容:我以为是一个非常有口才的国王,发表了一场如何激动人心的演讲。但是,随着电影的播放,我才知道,与猜测完全相反。国王的演讲,说的是一位临危受命的国王,历经了无数对自己的否定,才能在国民面前成功的发表一场战时演讲。电影中有几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幕是当时还是王子的乔治的妻子去治疗师家中邀请他去给王子治疗口吃时,王妃说很多人尝试给王子治疗,都失败了。但是治疗师罗格却说他有信心能治好王子。王妃笑治疗师对自己太过自信。治疗师却说他是对想要痊愈的来访者有信心。这句话,应该是如今所有治疗师必须有的信念。但是在将近一百年前,罗格就已经能如此,实属不易。
由于在咨询过程中产生阵痛,王子开始对罗格发脾气,甚至辱骂他。但是罗格却还是很真诚的对待王子。罗格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待他,以平等真诚的态度,而不是谦卑。这也是治疗师对待来访者该有的态度,在咨询室里,只有治疗师和来访者,没有王子,没有身份地位之差。
在罗格的治疗方法下,王子的口吃得到了改善。从整个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子的口吃,大部分是心理原因。他的发音器官正常,与自己的女儿交流也不会口吃,只有在外人面前及会让他产生压力的地方才会口吃。乔治王子的口吃与他父亲的严厉对待以及童年遭受虐待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最终,在妻子的关爱与鼓励下,在罗格的耐心帮助下,在乔治王子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克服了自己的口吃,在英国即将与德国开战前夕,发表了一场振奋人心的演讲,他战胜了自己,他做到了。
在后面的解说中,阳光心健的张国芳老师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视角。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只是知道乔治王子有个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哥哥,但是完全忽视了他哥哥这个角色,以及他所爱的美人,诠释了一个有关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张老师在解说中,抓住电影中的细枝末节,向我们娓娓道来哥哥恋母情结的暗示。从乔治王子的父亲跟他抱怨他哥哥大卫,喜欢的女人要么是离过婚的,要么就是有妇之夫的一幕中,张老师说道,大卫的这种性向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反抗他的父亲给予他的严厉对待。进而告诉我们,在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如何对待他,甚至决定了这个男孩的基本人生走向。张老师还依据此细节向我们分析了一下,男女择偶的暗含条件以及所谓存在在异性之间的性吸引,都与个人的经历密不可分。
张老师的分析深入浅出,清晰明了。我感觉这一下午收益颇多,不仅明白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何等重要,还了解到精神分析理论在现实情节中的体现。
这是电影的放映过程中,大家在聚精会神的观看,有位老爷爷也在跟我们一起看,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值得我们学习。
这是张老师在给我们做讲解。大家也听得很认真,并且积极参与讨论。
期待下一次的工作坊,相约一起学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