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什么是身心健康 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一、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身体健康十项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的繁重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身体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化; 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且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确定心理健康的六大标志: 1、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感到欣慰,保持自尊、自信,又不因自的缺点感到沮丧,甚至自暴自弃。 2、坦然面对现实,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缺陷和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3、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承认别人,限制自己;能接纳别人,包括别人的短处。在与人相处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喜爱多于憎恶 4、有较强的情绪控制力,能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平衡,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行为协调。 5、处事乐观,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 6、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有经久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的成长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标准 一般说来,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能作有限的个性发挥 除此之外还可以总结为“六大维度”“: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我国青春期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他们达到心理健康应具备以下六个心理品质: 一、智力发育正常,即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 二、稳定的情绪。尽管会有悲哀、困惑、失败、挫折等,但不会持续长久。 三、能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理解他人,学习他人长处,友善、宽容地与人相处。 五、稳定、协调的个性,能对自己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 六、热爱生活,能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心理健康——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老年人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三、生活目标切合实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四、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五、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八、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不愉快的情绪必须给予释放或称为宣泄,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另外,客观事物不是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情绪是通过人们对事物的评价而产生的,不同的评价结果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有一位老太太,大儿子是晒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老太太总是发愁,阴天她为大儿子担心,晴天为小儿子担心。一位心医生对老太太说:“您真有福气,晴天您的大儿子赚钱,雨天您的小儿子赚钱。”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兴起来。 九、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十、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情况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个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无止境的,在法律与道德的规范下,满足个人适当的需求为最佳的选择 心理健康——常见心理疾病 焦虑症 指以不安、焦虑、紧张等情绪障碍为主的状态。有的人时时刻刻都紧张,对样样事情都害怕,却不知所惧何事;,常伴有大祸临头感、失去控制感、喉部窒息感和死亡来临感,并出现心跳加剧,胸闷,呼吸急促,咽部梗阻,忧虑重重,站立不稳等症状,总害怕自己或亲人会得病,或会发生意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 15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有的人长期出现紧张、焦虑、伴有头痛、心惊肉跳、四肢乏力、胃肠不适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抑郁症 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反应,它突出的特点是心境悲观、态度冷漠、自感全身不适,多有自责现象,对周围一切事物缺乏兴趣,总觉得诸事不如意,不顺心,甚至有悲观厌世的念头,常伴有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有自杀念头或者行为。 疑病症 过分地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位或某一器官异常病变,有的认为自己患了难治甚至不治之症,常伴有忧虑和恐惧感。对医生的解释和临床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认为是隐瞒真实病情。尽管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据,但总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而反复求医、检查,同时伴有焦虑不安。常见有疼痛,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吞咽困难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痛等。 恐怖症 对某些特殊环境物体或跟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感,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表现出害怕大庭广众下见人,害怕在人群中讲话,害怕单身独处,有的表现为害怕看见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有的表现为害怕黑暗、雷电、过桥、过马路、去广场、进学校等。 可伴有脸红气促、心悸出汗、血压变化、肢体乏力,甚至昏厥等症状。 强迫症 明知不合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或总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为,觉得一些事情没处理好,因而焦虑和痛苦。表现为强迫怀疑、回忆、联想,强迫情绪,强迫清洗、询问、检查等, 比如,有的总是想 “ 人的头上为什么不长出两只角? ” ;有的出门后总不放心门是否关好,反复检查;有的反复洗手,而且每次洗手一定要洗 20分钟左右才肯罢休;有的自己规定每次穿衣一定要左袖抻三次,右袖抻三次,然后再把衣服套上身。 癔症 指有心理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急起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但无器质性病症。 神经衰弱 指神经容易兴奋和大脑容易疲劳,常有情绪烦恼和紧张性疼痛、失眠和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神经性进食障碍 俗称 “ 减肥综合症 ”指与心理障碍有关的厌食、贪食和呕吐,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及呕吐等,是一种以厌食、消瘦、闭经、虚弱为特点的心理疾病,多见于平时爱打扮的青少年女性,与追求苗条而盲目节食的不正确做法有关。 多动症:一种以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学习困难为特点的儿童心理疾病。 性心理障碍 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性兴趣缺乏,导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生活所需要的心理反应及快感。包括阳痿、早泻、性冷淡、异装癖、窥阴癖、露阴癖等。 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前的心理准备 咨客(咨询者、求助者)本人要有心理咨询的愿望和改变自身的心理准备。心理咨询是以语言沟通为基础,这种沟通是建立在咨询者对医生的信任和自愿的基础上。若来访者没有沟通的愿望或是被亲朋好友带领至此,是不会情愿地谈及真实的自我,也不会积极主动的配合咨询,咨询效果会受到影响。有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咨客自身观念性格有密切关系,咨询者只有改变性格中非理性欠成熟的成分,才能收获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二、对心理咨询有较高的信任度。求助者对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咨询师以及咨询师所持理论和方法应抱有较高的信任度。咨客越是相信咨询是有效的、咨询师是优秀的、某种咨询理论和方法是正确的,则咨询效果越好。因为咨询是一种心理过程,与暗示有关,“信则灵”在咨询中是有道理的,若咨客对咨询或咨询师、咨询意见半信半疑,则效果就将大受影响。 三、咨客不必担心谈话的内容外露,也不必对和咨询相关的隐情有意回避。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原则就是保密和尊重,有些咨客因有这种担心,咨询时往往隐去某些问题,不利于医生做出诊断和提供帮助。 四、明确自己想要咨询的内容以及期望咨询达到的效果,把想要咨询的问题想清楚。这样可以节省咨询时间,提高咨询效率,咨询有针对性;而且还减轻咨客经济负担。叙述情况时尽量描述细节,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描述,因为细节往往是问题的突破口,细节更有助于咨询师对咨询问题和咨客心理的了解。还有些心理问题或疾患需要有关人员同步参与咨询,如孩子的问题父母参与,婚姻问题夫妻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