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中心执业中心儿童基地EAP中心心理产品学会专区
今天是:
首 页 心健动态 心理咨询 心理新闻 心理学院 心理课程 心理测试 心理视频 心理商城 心理论坛 心理机构
推荐栏目: 心理咨询师培养体系 心理执业能力培训 心理咨询指南 心理咨询室建设 青春心理 职场压力 网上预约
首 页 > 心理新闻 > 媒体报道


不对孩子过度的赞美

【字体: 】【2017/10/20】 【作者/来源 SysAdmin】 【阅读: 次】 【关 闭

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上心,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做法。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优秀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通常对孩子各种夸赞,例如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长期下去的话孩子会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每一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都经历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真要下点功夫,有的时候教育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心理学家认为,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多个方面都需要注意到,一个经常受到家长们夸赞的孩子并不适合激励的社会竞争。

1、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就孩子的教育方法来说,一个经常受到夸赞的孩子会觉得这点小事自己可以完成得很好,其实,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现实中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因为一旦在做事情的适合他们遇到困难,就会更加担心自己失败,从而得不到自己应该有的赞美的态度。

2、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如果一味的训诫孩子的话,会让这些孩子内心感觉受到了谴责,这样的孩子也就不容易走进其他人的活动中去,这些对于孩子的学习上也没有什么帮助。

3、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于一些不客观的评价来说,更多的孩子宁愿自己接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如果不了解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对这些孩子一味的夸赞的话,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做事的过程没有人重视,从而让这些孩子内心产生被轻视的感觉。

在亲子教育中,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孩子就能够让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反,对于孩子的赞美应该是有所限度的,这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这样,孩子可以接受夸赞,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对孩子进行夸赞,以免让孩子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接受不了高难度的打击。

上一篇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  |  下一篇如何改善社交恐惧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网上预约
版权所有:阳光心健 Copyright © 2005-2011 AHXINJI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总部地址:合肥市新站区创新产业园9号楼 阳光心健
邮箱:ygxinjian@163.com 咨询热线:0551- 65140884 65140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