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上心,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做法。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很优秀的,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通常对孩子各种夸赞,例如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优秀,长期下去的话孩子会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每一个方面都是很优秀的,这样的孩子往往都经历不起挫折的打击,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上真要下点功夫,有的时候教育是个很严肃的话题。
心理学家认为,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有多个方面都需要注意到,一个经常受到家长们夸赞的孩子并不适合激励的社会竞争。
1、经常被赞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
就孩子的教育方法来说,一个经常受到夸赞的孩子会觉得这点小事自己可以完成得很好,其实,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他们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想现实中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孩子会更担心失败,他们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因为一旦在做事情的适合他们遇到困难,就会更加担心自己失败,从而得不到自己应该有的赞美的态度。
2、学会“不评价的交流”
不评价的交流方式只关注具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进行抽象的判断、定义以及对人的褒贬。
一个不评价的老师,会这样问学生:“你最近常常不做作业,发生了什么呢?”而一个评价性的老师则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前者是在关心一桩事件的发展过程,而后者就只是在训诫。如果一味的训诫孩子的话,会让这些孩子内心感觉受到了谴责,这样的孩子也就不容易走进其他人的活动中去,这些对于孩子的学习上也没有什么帮助。
3、孩子需要的只是“被看见”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于一些不客观的评价来说,更多的孩子宁愿自己接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在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如果不了解孩子做了什么,而是对这些孩子一味的夸赞的话,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做事的过程没有人重视,从而让这些孩子内心产生被轻视的感觉。
在亲子教育中,并不是一味的夸赞孩子就能够让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反,对于孩子的赞美应该是有所限度的,这在很多的情况下都是这样,孩子可以接受夸赞,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对孩子进行夸赞,以免让孩子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接受不了高难度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