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孩子的几个家长闲聊中会发现,孩子经常是引起家长情绪爆发的一个导火索,其实通过多加了解会发现,家长大多都是因为被生活中的琐事而困扰,进而将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多给孩子一些耐心,作为家长也就不会对孩子发火了。
以下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不要玩水,不要玩水,我说了不要玩水你耳朵听不到吗?”
“你感冒了,不能吃薯片,把薯片给我!给我!马上!”“说了多少遍了,专心学习,用心学习,你听到了吗?听到了?听到了怎么还不快点学习?”
……
曾几何时,那个天真可爱的天使变成了炸药包引线,随时引爆爸爸妈妈的情绪。可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留下的残骸,是孩子那颗脆弱无助的受伤的心灵,是破碎一地的安全感、自信和自尊。
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为何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一下,对于他们而言,刚刚接触这个世界,什么都是新奇的,而家长因为厌倦了生活,转而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其实,广大的父母们,你们为何不可再等等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需要有耐心,不妨再等等,哪怕是10秒钟也好。
心理学家认为,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采用温和的态度,否则的话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在家长粗暴的教育之下会形成压抑的情绪,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主思考能力,孩子心理缺乏爱等。
改变那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些耐心,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被关心,他们也更能够形成自我意识,所以以下这些教育方式值得广大父母多加思考。
1、蹲下来,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或者提要求。
2、不要求孩子马上行动。先在内心默默地慢慢地倒数10下。一般这个时候你会看到你的孩子会有所行动,也有可能他还是无动于衷,但是,给他们一些耐心,再默数10下。让孩子看到你的温和且坚定。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愿意有所行动就好,如果他还是那样没有改变,那么就让他接受事情的自然后果,注意不是人为后果,让孩子学会承受不听话的后果。
只要真正让孩子感受得到爸爸妈妈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才能真正地做孩子自己。因此,家长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内心想的是什么,这样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教育方法,否则一味的对孩子发脾气,那样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差。如果您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心理上的问题,可咨询阳光心健心理老师,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必要的心理帮助。